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

破浪而出(Breaking the Waves)


大年初四,一個人去看「破浪而出」。散場時燈光一亮,鄰座的女子自言自語說:「這是一部很神性的電影哩。」是啊,Miss McDonald,上帝先開了女主角Bess一個玩笑然後給了應允。
我覺得這部電影像是前後顛倒的童話故事。童話的最後一章必定是公主和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,而這是電影的第一章。然後,藍領階級的王子半身不遂,王子希望公主Bess找個男人上床,並對他說說性愛的細節,這樣他才可以早日康復,Bess為了愛情與上帝的試鍊成為妓女,最後被凌虐致死。
我正努力思索一個問題,Miss McDonald妳說說看,什麼是false belief呢?精神科醫師判定的基準(Bess被強制住院又逃脫)又是什麼呢?選擇題:信仰錫安山的上帝、信仰少年維特的愛情、信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、信仰披頭四的永恆草莓園、信仰關口將太的鮪魚壽司、信仰溫德斯的公路電影,以上何者為非?
(妳又綻放慢動作的冬夜微笑,依然不語,唇上的口紅顏色極好,讓我覺得問這種問題真是不智,我猜妳的意思是以上皆非。)
妳說Bess的行徑是愚蠢的,妳也強調這種愚蠢是導演刻意安排的,然而,這種愚蠢或false belief不正是本片最魅惑之處嗎?我想,信仰本身的必要條件,應該是信心與順服吧,而Bess用肉體來實踐它,依此面對一切不堪和羞辱,以及自己的軟弱猶疑。不知怎的,忽然想起聖女貞德或是革命烈士之類的人物。雖然我想妳大不同意,Miss McDonald,我覺得正是這種隱形的激烈性讓我執迷!
導演拉斯馮提爾(Lars Von Trier)說:「長久以來我的渴望是拍一部指涉所有行動都是『好』的影片,但既然『善』常被誤解,張力乃由此激起。」;「這次我不願讓自己稍離於這個故事和身在故事中的角色那強壯情緒。」於是,他幾乎完全採用肩扛攝影機風格,恍惚間我覺得好似V8家庭電影,而大量的特寫與跟拍,使得Bess的每一次笑容、慍怒與哭泣,成為銀幕上複雜情緒的壯麗奇觀(magnificent spectacle)。Miss McDonald,當Emily Watson(飾Bess)竟然透過攝影機凝視著妳時,妳是否可以感受到她體表的溫度呢?
基進如妳可能又會祭出女性主義的法寶了,妳說片中喀爾文教派的教會體系、牧師以及其餘男性、包括那名偽善醫生通通是不義的壓迫者,而Bess是被剝削的犧牲者。親愛的Miss McDonald,我看得見妳眼中的憐憫與高傲(妳想著:進步女青年不會如此下場)。不過我始終認為,那個經常和Bess對話的上帝,應該是女性的(feminine)。
我決定繼續和屬於我的上帝對話,並同時暗自戀慕著那位與我論辯的Miss McDonald。兩者都是很私人的事呢。(28 Feb 1997)